2022年威海医疗卫生招聘考试护理基础专业知识:妇科重症之子宫脱垂
威海医疗卫生网为您整理“2022威海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威海医疗卫生网为大家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祝大家顺顺利利!
近日小编在整理妇科系列素材的时候看到了一则令人印象深刻的报道:华西第二医院接诊的一位老婆婆,因长期饱受子宫脱垂的痛苦,冲动之下用剪刀把脱垂的组织剪了下来,结果造成大出血休克,差点失去生命,所幸及时送到医院妥善处理,才逃过一劫。子宫脱垂为什么如此困扰女性,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的一种妇科疾病。大家可以想象,子宫原本“生活”在盆腔,一旦脱离原来的功能位,往外部环境脱出,暴露在空气当中,一系列的并发症也就接踵而至。除了会有明显的异物感,还会发生子宫颈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有的患者白带增多,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
其次子宫脱垂的原因。
在众多因素当中,分娩损伤为子宫脱垂最主要的原因。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阴道助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盆底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均过度延伸,张力降低甚至撕裂。如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导致未复旧的子宫有不同程度的下移。简言之,女性骨盆底有肌肉和韧带,她们像一只强有力的手,托起了子宫,是不会下垂的。但是如果她们受伤了,子宫就失去了依靠,不可避免的就“掉”下来了。另外,长期腹压增加:长期慢性咳嗽、排便困难、经常超重负荷(举重、蹲位、长期站立)以及盆、腹腔的巨大肿瘤、腹水等,均可使腹压增加,使子宫向下移位。最后,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也是原因之一。子宫脱垂偶见于未产妇或处女,多为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所致,常伴有其他脏器的下垂。一些年老的病人及长期哺乳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组织萎缩退化也可导致子宫脱垂或加重子宫脱垂的程度。
然后是子宫脱垂的分级。
说完子宫脱垂的基础知识,我们来聊聊历年考试当中子宫脱垂的“宠儿”,关于子宫脱垂的分级。以病人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的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Ⅰ度:轻型为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小于4cm但未达处女膜缘;重型为宫颈外口已达处女膜缘,在阴道口可见到宫颈。Ⅱ度:轻型为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为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很多学员反馈这个知识点记忆有困难,在这里小编提供大家一个简约版本的记忆方式:“Ⅰ度:小于4,处女膜;Ⅱ度:宫颈出,体半脱;Ⅲ度:颈体全脱阴道外。”这样一来是否快捷许多呢?
最后子宫脱垂的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子宫脱垂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往往有烦躁情绪,我们应理解病人,针对其具体思想活动作好心理疏导。2.改善病人一般情况,加强营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教会病人做盆底肌肉、肛门肌肉的运动锻炼。3.教会病人子宫托正确的使用方法。4.做好术前准备:术前5天开始进行阴道准备,I度子宫脱垂病人应每天坐浴2次,一般采取1:5000的高锰酸钾或0.2‰的聚维酮碘(碘伏)液。对Ⅱ、Ⅲ度子宫脱垂的病人特别是有溃疡者,行阴道冲洗后局部涂40%紫草油或含抗生素的软膏。因子宫颈无感觉,易导致病人局部烫伤,所以应特别注意冲洗液的温度,一般在41℃~43℃为宜。5.术后护理:术后应卧床休息7~10天;留置尿管10~14天,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蹲、咳嗽等;术后用缓泻剂预防便秘;每日行外阴擦洗,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特点。6.出院指导:术后一般休息3个月,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术后2个月到医院复查伤口愈合情况;3个月后再到门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