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威海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基础专业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威海医疗卫生网为您整理“2022威海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威海医疗卫生网为大家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祝大家顺顺利利!
1.“邪气盛则实”指实证以邪气盛为主。
2.“精气夺则虚”指虚证以正气虚为主。
3.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邪气太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导致气血不能外达。例如,瘀血内阻导致的崩漏下血,热结肠胃导致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等。
4.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无力。例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导致的食少脘腹胀满;气血亏损,血海空虚导致的女子闭经等。
5.正胜邪退:疾病好转和向愈。
6.阳偏胜:阳胜则热→实热证(热、动、燥)→阳胜则阴病(阳盛耗伤阴液)。
7.阴偏胜:阴胜则寒→实寒证(寒、静、湿)→阴胜则阳病(阴盛损伤阳气)。
8.虚寒证症状:症状: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脉沉迟;精神萎靡不振,喜静,便秘;水湿停聚、痰饮水肿等。
9.虚热证症状:症状: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咽干,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10.最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肾,肾无论是阳虚还是阴虚地位都是最高。
11.阴阳格拒是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出现寒热真假。
12.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阴气盛极,壅闭于里,逼迫阳气浮越于外。
13.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阳气盛极,深伏于里,格阴于外。
14.亡阳:冷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踡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
15.亡阴:手足虽温,但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倦怠无力,脉数疾躁动等。
16.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17.气滞:气运行不畅或郁滞不通。脏腑气滞常见于肺、肝、脾胃。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导致气逆于上。气逆常见于肺、肝、胃。
气陷:指气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和脾关系最密切,又称“脾气下陷”。
气闭:指气机闭阻,失于外达,甚则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病理变化。
气脱:指气虚至极,不能内守而大量脱失,导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
18.津液输布障碍指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发生滞留,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和肝有关。
19.内寒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肾阳虚衰为关键。(内寒病机多见于心、脾、肾)。
20.水湿停聚主要责之于脾、肾。脾虚失于运化是内湿发生的关键。